7月17日,第五届“科学利来国际ag旗舰厅探索奖”获奖名单正式揭晓。至此,已有248位青年科学家各获得300万元人民币的可自由支配奖金。
相关阅读:祝贺!48位青年科学家获第5届“科学探索奖”
刚满5岁的“科学探索奖”,在托付近7.5亿元人民币的“造梦基金”后,也开始审视自己已经收获,并且正在收获着什么。
过去5年间,这些获奖人每年都要提交一份一页纸的科研进展报告。谈及获得资助的影响时,他们最常提到的是:“对开展探索性研究更加充满信心”“有更多时间投入科研工作”……
而“底气”和“定力”,则是他们最喜欢用的“关键词”。
2019年获奖人、北京大学教授周欢萍坦言:“得到资助,让我有底气把目光从短平快的项目上移开,转向一些不确定性更高但是意义更为重大的课题。”
2020年获奖人、香港理工大学教授王钻开则说:“科学探索奖最大的意义是让科研工作者回归科研本身,秉承纯粹的探索精神,追求科研的真善美,更有定力去尝试、去钻研、去攻克。”
这“底气”,不仅源于金钱对生活压力和现实困境的纾解,也来源于资助方式对科研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的尊重。
这“定力”,不仅源于没有后顾之忧的勇往直前,也来源于对科学梦想、对人生目标的愈发笃定和自信。
早在2016年举行的“科技三会”(全国科技创新大会、两院院士大会、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)上,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“三性”的论述,就曾引起广大科研人员的强烈共鸣:
在基础研究领域,包括一些应用科技领域,要尊重科学研究灵感瞬间性、方式随意性、路径不确定性的特点,允许科学家自由畅想、大胆假设、认真求证。不要以出成果的名义干涉科学家的研究,不要用死板的制度约束科学家的研究活动。
人们越来越多地认识到,要构建更加合理完善的科技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,就必须充分认识、尊重科研“三性”。特别是对那些足够好的科研工作者,要给予足够多的自由、理解、支持和信任。
“科学探索奖”奉行的12字宗旨——“面向未来、奖励潜力、鼓励探索”,正体现了这样的价值观:不拘一格、以人为本,鼓励年轻人敢于立足科学的无尽前沿,也激励他们在“无人区”勇往直前,挑战长周期、高风险、颠覆性的研究工作。
值得注意的是,“科学探索奖”每年资助不超过50位青年科学家,今年实际资助48人。这也是奖项设立5年来,首次资助人数没有达到满额。这也体现出“科学探索奖”绝非“为评而评”,而是严格遵循了实事求是、宁缺毋滥的原则。
近年来,科技奖励改革作为我国科技体制改革中的一项重要任务,一直在稳步推进。2021年,国务院办公厅印发《关于完善科技成果评价机制的指导意见》,强调要“坚持尊重科技创新规律”“引导科研人员潜心研究、探索创新”。同时也明确提出:“加快构建政府、社会组织、企业、投融资机构等共同参与的多元评价体系,充分调动各类评价主体的积极性,营造成果评价的良好创新生态”。
党的二十大报告则在“完善科技创新体系”部分再次强调,加大多元化科技投入。
而包括“科学探索奖”在内的一批民间科学大奖的崛起,既是对我国现有科技奖励体系的有力补充,也为科研人员的“探索创新”提供了丰富多彩的,甚至可以说是更加“个性化”的支持形式。
正如中国科协名誉主席、中国科学院院士韩启德所说:“‘科学探索奖’本身就是对中国现阶段如何建设科学奖励制度的有效探索。5年来的实践证明‘科学探索奖’实施的一系列充分发挥优秀科学家主体作用的评审、监督和发布办法是成功的,不拘一格降人才的方针是有效的,奖金完全由获奖人自由支配的机制是有吸引力的。”
5年来,“科学探索奖”获奖人硕果累累:以量子计算原型机“九章”证明量子计算优越性;通过古基因组分析揭示近万年来中国人群的演化迁徙历史;凭借中国天眼“看见”纳赫兹引力波;打造我国首套人体肺部磁共振成像装备;为国产大飞机C919、川藏铁路、北京冬奥会、软体深海机器人等重大科研成果贡献力量……
“这些青年科学家善于思考,勇于探索,敢于创新,乐于科研,忠于祖国。他们注重科学性和探索性,解放思想,勇于开拓;也在紧密结合国家的战略需求,矢志不渝地推动经济社会发展。”中国工程院院士、“科学探索奖”发起人邬贺铨说。
5年来,“科学探索奖”经历了从无到有,从青涩到成熟的蜕变。而获奖的青年科学家们,也纷纷捧出了“从0到1”,从灵感到现实的成果。
5年只是一个小小的节点。时间带来的价值积累并不总是遵循枯燥的线性,在“科学探索奖”打造的这个不断积淀,时而“炸裂”的坐标系中,也许哪一天,我们就会看到那朵所有人意料之外、却又期待已久的璀璨花火。